“南海仲裁案”宣判在即,外媒這樣的標題讓中國壓力有點大
7月3日,中國海事局宣布,自7月5日至11日,解放軍將在南海海域進行軍事演習,禁止船只駛入。
外媒對此反應很迅速,也很敏感。
為什么?
因為,就在6月底,海牙國際法庭宣布,“南海仲裁庭”將于7月12日公布“南海仲裁案”裁決結果。
外界普遍預測,判決結果將對中國不利。外媒第一時間將這次軍演與仲裁案掛鉤,而且夾槍帶棒地諷刺。
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(CBS)和美聯社(AP)7月3日刊文稱:法庭裁決即將到來,中國在南海炫耀武力。英文“Flex muscles” 直譯就是“秀肌肉”,在英文中表達“炫耀力量”之意,而且通常帶有警告或威脅的味道。
澳大利亞主流新聞網站 news.com.au(隸屬默多克新聞集團)7月4日刊文:南海仲裁宣判在即,北京炫耀武力。
這樣的措辭,把中國刻畫成一個“不跟你講理,靠拳頭說話”的流氓國家。
美國著名財經雜志《福布斯》(Forbes)網站7月3日刊文:預感裁決結果不利,中國將在南海舉行軍事演習。
《華爾街日報》7月3日刊文:中國將在南海舉行軍事演習,加劇緊張局勢。文內指出,此次軍演的時間和地點頗具挑釁性。
《芝加哥論壇報》(Chicago Tribune)7月3日撰文稱:7國集團將敦促中國尊重關于南海的國際裁決。
文章開篇指出,日本正鼓動七國集團成員國發表一份聯合聲明,要求中國尊重即將到來的裁決結果。
據新華社報道,2013年組建的“南海仲裁庭”有5位仲裁成員,其中4位由時任國際海洋法庭庭長柳井俊二指派。聽名字就知道是日本人。據悉,柳井俊二是日本右翼鷹派代表人物,在日本外交部門工作40多年,曾任日本外務省次官和駐美大使。
難怪日本表現得好像已經提前看到判決書似得。雖然國際裁決并無強制執行機構,但是,如果7國集團真的發布這樣一份聲明,中國將面臨的輿論壓力可想而知。
這一點,路透社或許說的更明白:
路透社(Reuters)7月3日刊文:南海仲裁宣判在即,北京加強宣傳攻勢。文章尖銳地指出,中國不承認裁決,既是對國際法律秩序的否定,也是對美國的直接挑戰。
有分析人士認為,南海問題并不僅僅是領土爭端,從更廣的意義上講,它代表了中國崛起引發的中美沖突。
對于菲律賓單方面發起的所謂“南海仲裁案”,中國的立場是,南海問題是領土主權問題,海牙國際法庭無管轄權,中國不參與,也不接受和承認任何裁決。南海問題的解決只能通過協商解決。
從目前的國際話語體系格局來看,中國的上述立場仍面臨著很大的國際輿論壓力。
相關文章:
(1)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:停止插手南海事務Stop Meddl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
(2)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:誰在制造南海緊張局勢?Who Is Really Behind the Tens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?
(4)中國駐肯尼亞大使劉顯法:南海問題:公道自在人心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: Justice Naturally Inhabits Man’s Heart
(5)中國駐馬爾代夫大使王福康:所謂“南海仲裁案”的真相The Truth of the So-called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
(6)中國駐駐以色列大使詹永新:請讓事實仲裁 Let the Facts Arbitrate
(7)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:如何彌合南海問題上的分歧How to Bridge the Divide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
(8)中國駐利比里亞大使張越:南海清水不容攪渾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: Stop Stirring the Clean Water
(9)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:Stop Playing with Fire in the South China Sea
(10) “南海仲裁案”宣判在即,外媒這樣的標題讓中國壓力有點大
(13) 【聲明宣言】南海問題: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Statement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’s Republic of China on China’s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and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